用户: 密码:
今天是
网站首页 | 最新信息 | 国内离婚 | 涉外离婚 | 财产分割 | 过错赔偿 | 自助离婚 | 离婚指南 | 理论研究 | 婚姻杂谈 | 法律文书
离婚论坛 | 法律法规 | 协议离婚 | 诉讼离婚 | 子女抚养 | 证据收集 | 聘请律师 | 服务范围 | 离婚实务 | 离婚问答 | 精选案例

最新信息
婚内借条 ,是婚内借贷还是共同财产的处分?

结婚仅一个多月,丈夫向妻子“借”了4万元,并立下借据一张。离婚时,妻子持借据要求丈夫归还。然而,妻子的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,最后4万元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而予以对半分割。
  2001年3月,魏女士与蔡先生相识恋爱。同年10月31日,双方登记结婚。嗣后,蔡先生即送给魏女士美金4800元作为聘礼。然而,由于双方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较大,婚后夫妻之间不时发生争吵。今年1月,魏女士向浦东新区法院起诉要求离婚。由于双方婚后没有生育子女,共同生活的时间又比较短,因此在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上纠纷较少。但是魏女士提出,蔡先生曾在婚前和婚后各向自己借过一次钱,总额是9万元,要求蔡归还,并出示了蔡先生立下的两张借据:其中一张写明借款时间为2001年10月12日,金额为人民币5万元;另一张上的借款时间是同年12月10日,金额是人民币4万元。对此,蔡先生表示,他同意离婚,但是他并没有向魏女士借过钱,借据上的签名是魏伪造的。此外,他还要求魏女士返还所收的聘礼。
 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,法院委托有关单位对借据上的签名作了笔迹鉴定,结论为两处签名均是蔡先生本人所写。看来借据是不假了,但是两笔借款的性质到底该如何认定呢?5万元是蔡先生婚前所借,理应归还。但是4万元所谓“借款”发生的婚后,应该确认其婚内借贷的效力呢,还是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看待?一种观点认为,新婚姻法确立了夫妻财产约定制,蔡先生以书面借据的形式向魏女士借款,其前提当然是已经确认该款为魏女士个人所有。况且借款时双方结婚刚一个多月,借款数额又较大,按常理魏女士关于这笔款项是她的婚前个人财产的说法较为合理,故应认定婚内借贷关系成立。而法院最终认为,婚姻法规定夫妻约定财产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。从借据的内容上看,只是对这笔钱款使用权的约定而并不涉及所有权。因此,双方对财产的归属并没有约定,至少约定并不明确,而魏女士提供的证据又不足以证明这笔钱款是她的婚前个人财产,所以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,应该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,婚内借贷关系不成立。至于蔡先生主张的聘礼,法院考虑到双方结婚时间较短,聘礼价值又较大,因此可适当返还部分礼金。日前,法院对这起离婚案件作出判决,准予双方离婚;判令魏女士归还蔡先生礼金2000美元;而蔡先生则应归还借款人民币5万元;另4万元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各半所有,由蔡先生支付给魏女士人民币2万元;离婚后双方居住问题自行解决。


张文凯律师 上海市信诚律师事务所
地址:上海市延安西路1303号万众大厦8B
电话:13585569558  021-62256858
MSN:lawyers@live.cn   QQ:6322152
邮箱:62111009@163.com

 
首席离婚律师
 
张文凯律师

单位:北京市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
地址:世纪大道1168号东方金融广场B座1502室
电话:13585569558 021-62256858

业务受理
涉外离婚代理
国内离婚代理
协议离婚代理
诉讼离婚代理
财产分割代理
争取抚养代理
过错赔偿代理
代书法律文书
婚姻财产见证
离婚财产监管
离婚咨询
国内离婚咨询
涉外离婚咨询
协议离婚咨询
诉讼离婚咨询
财产分割咨询
过错赔偿咨询
抚养变更咨询
子女抚养咨询
财产约定咨询
财产见证咨询
法律法规
更多>>
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《中华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《中华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离婚诉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
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
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
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婚姻家庭
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婚姻家庭
·婚姻法司法解释三
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
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数据
友情链接
 
上海离婚律师网  涉外离婚律师网  婚姻律师网  涉外婚姻律师网  中国离婚网  中国离婚律师网  中国婚姻律师网  涉外离婚网  上海离婚网  刑事辩护网  

值班律师:张文凯律师 手机:13585569558  电话:021-62256858  63518888  传真:021-63503008  邮箱:lawbbc@gmail.com   QQ及微信:6322152    
上海离婚咨询网 上海离婚律师  法律支持:北京市君泰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     办公地址:上海市浦东世纪大道1168号东方金融广场B座1502室  来访路线-点击查询

沪ICP备09071601号